「航天驭星」北京数字经济 | 航天驭星:在太空放“风筝”

        浩瀚太空漂浮的卫星,像极了一枚风筝,一条看不见的线,一头拽着卫星,另一头攥在航天驭星人的手中。在围绕着这颗蓝色宝石的近地面,有近7000颗人造卫星正在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在这7000颗卫星中,有5000余颗属于商业卫星。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驭星”)作为一家航天器在轨运管服务商,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这些天上的商业卫星。

卫星被普遍应用于遥感、通信、导航等场景,归根结底,卫星产业的本质是数据服务,发射卫星是为了获取数据或者传输数据。那么如何更好的让天上的卫星为我们服务?如何更好的整合利用卫星采集到的数据?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独家采访了航天驭星CEO董玮。

数量翻一翻,商业航天高歌猛进

航天听起来高深莫测,实则是一个传统行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有。最早各国发射卫星都是由国家队来负责,主要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商业航天公司,商业航天产业目前已经涉及到了航天的各领域。

航天驭星CEO董玮向记者介绍,我国发展商业航天是从2015年开始,业内也称2015年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元年。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发射了90多颗卫星,其中商业卫星30余颗。到了2022年中国发射卫星数量已经达到180余颗,其中商业卫星高达100余颗,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今年还未结束,我国今年发射的商业卫星已经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接近一番。

拿卫星的在轨管理来说,早在2016年以前,我国发射卫星是由专业的卫星测控指挥中心来负责,主要承担国家卫星运行的测控工作。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发射卫星数量的增多,国家的测控资源明显无法承载,此时,商业卫星测控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国家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独立自研,牢牢掌握航天密码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航天完全是独立自主发展起来,从诞生之日起就秉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航天技术包括商业航天产业相关技术都是自主研发。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提高。“我们已经构建了整个测控服务体系的自主研发的能力,从软件、设备单机到核心的关键算法都是自研。”航天驭星CEO董玮说。

卫星的使用和管理离不开卫星地面站等基础设施,航天驭星组建了全球化的卫星地面站网,已建成包含近60台套地面站的商业卫星地面站网。同时,通过研发小口径的便携站,替代大型地面站的部分功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卫星数据的快速接收与处理;通过研发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带,实现了卫星测控基带的灵活配置和低成本;通过基于云的卫星测控任务规划和站控的自动化等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几个人管理几百颗卫星。随着航天驭星产品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服务范围也从中国本土扩大到了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筹建“航天云”,尝试打破数据孤岛

卫星主要分为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三种。商业卫星企业发射卫星也是为各行业或政府工作服务。例如在重大灾难面前,人力不可到达现场,便可以调用卫星进行多场景拍摄,通过遥感影像评估受灾情况。再如水体污染的治理、雨情勘探等多场景下都可以用到卫星。

但航天驭星CEO董玮告诉记者,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卫星公司的数据是碎片化的,相互割裂,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做到融合以实现更大的价值。为此,航天驭星依托已建成的全球化地面站网,正在宁夏中卫市建立“航天云”数据中心。“航天云”的建成将为卫星运营商提供从卫星数据接收到地面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应用与分发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可以综合多家卫星数据,让最终用户方便地获取各类卫星的数据和服务,打破数据壁垒,让数据发挥其最大的功能。同时也能让卫星运营商更方便地销售卫星数据和服务,让卫星的使用跟上网一样方便。“接下来,航天驭星将持续推进航天云的建设,把各家数据融汇到一个平台,帮助最终的用户实现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解决各行各业遇到的现实问题。”董玮说。

成为全球领先的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者和运营商是航天驭星的目标和努力方向,相信这也是我国许多商业航天企业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国家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还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机遇。相信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发展起来的中国航天也必将开拓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Leave A Comment